发达国家基本上是阶段性出现这些问题,也是阶段性地解决。
过年期间一条热点新闻城市女逃离农村虽已被证实炒作。如果围墙拆除,小区不再封闭,甚至一部分小区空间变为公共的市政空间,专业环保服务公司的进入门槛则可大大降低。
贬降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中性或褒义的词汇一旦被贬义地使用,就会逐渐变为贬义词的过程(想想小姐)。海绵城市建设如此,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如此,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也如此。本文讨论的墙在此处又是一个绝佳的隐喻,就像X晚一样,纵使全国人民感到反感,某媒体依然能说圆满成功和广受好评,某人依然能拍着胸脯自信地给满分,好似民意的说与听之间隔了一堵透明的墙或许最该早点拆的应该是这一堵吧?。不可说之墙:不可说不可说正如著名马后炮节目《锵锵三人行》最近一期节目嘉宾所说:这件事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先有政策出来再有讨论,而不是先讨论再出政策。事实上,在很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高档小区,就有许多为业主创造便利的公益设施,比如公共的儿童活动中心,公共的锻炼设施,免费饮水处等。
文本中给出了关于城市发展的美好目标,但若将这一目标与近期各类回乡见闻以及关于乡村衰落的讨论一起看,则让人感到唏嘘不已。信息时代,能引发全国关注的现象级新闻大多与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相关,这两天火爆朋友圈和主流媒体的拆墙政策正是如此。也可以将反应器改为序批式,一般情况下序批式工艺的反应速率会高于连续式工艺。
如果这个点子非常好,你想继续实践它,那就应该及时退出大学的科研平台,专心开始你自己的商业运营。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风险的,然而采用新技术总会存在风险,即使这些技术已经在其他地方被验证过了,如果是一家私营公司,类似巴西的Odebrecht公司,他们需要建水厂,也许很快就能看到回报,比如节约成本等。因发明厌氧氨氧化获颁李光耀水源奖,由于2000年起成为国际水协(IWA)战略委员会主要成员、国际著名专业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水研究)副主编。有些工程,类似于盖茨基金这样的组织就可以支持工程运转;而有些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工程,你就必须投入巨额的投资,这里面肯定会有腐败,也总会有一些钱凭空消失。
对于水厂运行人员来说,运行Nereda工艺一点都不复杂。政客可以很轻松的说水应当是基本人权,应当免费提供。
如果用污泥容积指数(SVI)来举例,传统生物法中,人们可以将SVI从200-300降低到100,而在Nereda工艺中,我们可以将SVI降低到40(mL/g)。如果这个点子行不通,那就应该再去想下一个。如果你想要这个服务,你就应当准备好为之付费。当你在一个可以拥有更多私有化水系统的国家,系统拥有者必然更加上心,所以这个系统将比公众环境发展的更快。
A:我的主要兴趣来自纯粹的好奇心,我最大的驱动力是想要真正理解生物学。这些大企业可以去进行宣讲,但实际上他们不会这么做。如果这个项目放到中国,由于大家对产权的顾虑,这样的项目可能并不被看好。Q:对于环境,Nereda工艺具有什么优势?A:相对于传统污水厂工艺,Nereda工艺的人口当量能耗还不到传统工艺的40%,同时还能减少20%~30%的温室气体排放。
你需要的是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大银行不提供小额贷款,要想做成这件事,你需要不同的思维结构和思维路线去融入当地经济。
科研人员唯一的职责是发现点子,以及在一定的学术水平上训练人员。但是如果在英国,这个几乎30年都不变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真的需要改变,但人们却只对那些廉价的东西或者点子感兴趣。
很多学者都宣称他们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实践与应用,其实这是错误的。对我而言,我能预见到Nereda工艺在未来可以快速打入某些地方的市场,比如巴西。Q:Nereda工艺与传统生物处理法的区别是什么?对于操作人员,它的优势是什么?A:Nereda工艺与传统生物法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唯一差别是微生物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2016年1月19日,环境保护部最新发布《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有关具体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函〔2016〕113号),进一步明确了VOCs排污收费的具体实施办法。为了治理达标,不惜花重金从国外购置所谓的先进设备。在火电厂烟气脱硝方面,也同样没有逃脱烟气脱硫的命运,由于NOx污染形势严重;加上也是缺乏技术储备,在国家限期治理的压力下,由发达国家开发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在我国火电厂脱硝方面仍然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就是所使用的SCR脱硝催化剂的制造技术,都在使用国外的专利技术。
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先后联合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财税〔2015〕78号)和《关于制定石油化工及包装印刷等试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185号),决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对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化工、包装印刷行业实施试点开征VOCs排污费。国外所具有的VOCs末端治理技术:比如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生物法等,我国的技术人员基本都已经掌握了,只是还缺乏一支真正掌握治理技术和工艺的强大的技术队伍和高水平的治理企业,更缺乏对新技术的研发。
因为按照原先的工艺设计,脱硫产物应该是亚硫酸镁,亚硫酸镁经过煅烧产生的SO2可以制硫酸,而生成的氧化镁又返回去脱硫。但是,目前国外治理VOCs的技术与国内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当时我们对国外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烟气脱硫技术都搞了中试工程,比如:在上海闸北电厂都搞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试验、湖南300号电厂搞了亚钠循环法(W-L法)试验、湖北松木坪电厂进行了活性炭吸附法试验、上海南市电厂进行了稀硫酸催化氧化法试验等等。因此,在具体实施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组织。
如果在保证研发条件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吧!况且在我国云、贵高硫煤产区已经有成功的运行案例。因此,各地陆续进入了实质性的征收阶段;VOCs作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成了各地治理的重点,使得VOCs治理的市场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但是很多治理厂家认为,只要有一套先进设备,就能包打天下。仔细分析起来,技术关键就是如何解决SO2的氧化或者说如何杜绝生成硫酸镁。
氧化镁脱硫技术其实比现在普遍使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具有不少优势,它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且可以循环使用;它不像大湿法会产生大量的石膏(至今利用率低),它的副产物是基本无机化工原料硫酸。尤其是上世纪末的限期治理政策的出台,国务院与各大电力公司及污染严重的省市领导签订了限期治理的责任状,更加使我国的大、小脱硫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
目前,中华环保联合会正在组织开办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与监测技术系列培训班,重点开展VOCs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VOCs治理行业能力建设的需求,促进了我国VOCs治理产业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积极开发我们自己的技术。
当遇到一个治理对象时,必须把其中的所有成分的性质搞清楚,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工艺路线,最后才能确定采用什么设备以及工艺系统的合理配置。我认为这非常不利于国内技术的发展,最后造成像我国的脱硫脱硝一样,在治理技术上完全被国外占领!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走过的道路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在走一条跟着洋人屁股后头转的路子。
以火电厂脱硫脱硝为例。再看一下机动车使用的三元催化剂,据说,国内的前十大制造厂家,只有一家完全没有国外的背景,其余9家都是国外公司或合资合作企业。为此,我提议:在VOCs防治上,不能单纯地制定法规、标准,强调检测、收费,作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明白:标准再严、收费再多,最后要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除了通过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物,否则,没有好的治理技术作保证,防治大气污染只能是一句空话。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的SO2污染日趋严重,国家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控制SO2污染的法规、标准和规范,目的是为了促进了我国烟气脱硫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以臭氧、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大范围出现雾霾等重污染现象的频次日益增多,许多城市发布PM2.5重度污染警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VOCs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当时一方面借鉴国外技术,同时大力提倡研发自己的技术。
记得当时西安热工研究院的徐正中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发成功了著名的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以磷矿石为脱硫剂,在脱硫率95%(在当时是很高的)的情况下,副产磷铵复合肥料。那么为什么没有大量推广应用呢?它存在的关键问题就是SO2的氧化问题。
但是如果控制不好生成了硫酸镁,那就很难再循环利用。我国开展火电厂脱硫的研究并不晚,是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后就开始了。
评论留言